什么是皮膚色彩屬性?
從小到大,姐姐一直我是心目中美麗、也有品味的女人,在我還是個小女孩時就喜歡模仿她,期盼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樣。尤其是當她穿上杏桃色、乳白色、淺棕、駱駝黃這些溫暖甜蜜的顏色是自然流露的婉約氣質實在令人著迷。我總是不斷地學習她,而愛我的姐姐買漂亮衣服時也會一并賣給我,只是當我穿和她一樣的衣服時感覺卻完全不同。少女時代的我因此認定:自己大概不漂亮,所以再怎么漂亮的衣服穿在我身上也沒不起來。我把原因歸于自己,我卻從未想過可能是色彩出了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后來我在美國攻讀織品服裝的碩士學位時,恰巧有機會接觸到色彩學以及關于“皮膚色彩屬性”的理論,才終于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皮膚色彩屬性就像人一生下來就有血型、星座一樣。
不同皮膚色彩屬性的人,瑣事和的顏色也不相同。對于我而言純正鮮艷的冷色系,如正紅、正藍、純黑、純白等顏色,會讓我看起來精神飽滿、亮眼出眾;可是杏桃色、乳白色、棕色這些暖色系的色彩,卻使我臉色蠟黃無精打采,仿佛三天沒睡覺一樣。姐姐的皮膚色彩屬性與我不同,難怪我穿她的衣裳,非但能穿不出她的氣質,反而顯得氣色暗淡,好像東施效顰一般。相信許多人就如同從前的我,不了解自己皮膚色彩屬性的奧秘,一輩子都在模仿別人的穿著,或者是不遺余力的追隨年年來了又去的流行。櫥子里一再重復買這看起來美麗,穿起來卻不對味的服飾,而從來沒有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美麗。
往往這些困擾了你一輩子的問題,答案就在你的皮膚色彩屬性。
你知道究竟什么是皮膚色彩屬性?
時尚觀點:皮膚色彩屬性秘密檔案
自我介紹是,我們常會提及一些這輩子都不會改變的個人檔案,例如:生日、星座、血型等等,這些檔案說明了我們的獨特,同樣,皮膚色彩屬性也是我們的個人檔案之一。皮膚色彩屬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皮膚色調,是由體內的三個色素:黑色素(Melanin)、血紅素(Hemoglobin)和紅色素(Caroyene)以各種不同的比例組合后得出的結果。因為色素的比例組合是由基因所決定的所以皮膚色彩屬性一輩子都不會改變;即使夏天曬黑、冬天變白,或者長出了黑斑、老年斑、甚至皮膚狀況變差,皮膚色彩屬性仍然會維持原貌。
至于皮膚色彩屬性的分類,廣為大眾所接受、運用的分發(fā)是分成春、下、秋、冬四季屬性基于德國藝術家依甸的色彩理論,經過后代許多色彩學家研發(fā)之后,廣為應用在服飾、化妝、室內設計甚至心理學等領域。
春、下、秋、冬系色中,春、秋屬性為暖色系,下、冬屬性為冷色系。所謂的暖色系是指之色彩的底色調帶黃,例如紅色加了黃色則為橙色,也就是紅色的暖色系;綠色加了黃色為黃綠色,也就是綠色的暖色系。至于冷色系則是指色彩的底色系帶藍,如紅色加了藍色為紫色或桃紅,也就是紅色的冷色系;而藍綠色則是綠色加了藍色之后的結果,也就是綠色的冷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