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背景】
因為工作的關系,在與家長們接觸的過程中,聽到他們說的多的是,“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我們說的話呀根本不聽”、“孩子什么都不和我說”、“現(xiàn)在的孩子根本沒辦法管了”……總之,許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難以管教,但事實上,其實是父母與孩子在交流和溝通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障礙,這也是親子關系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那么問題來了,孩子真的如此難以管教嗎?可能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和孩子相處時,有著一些固定的相處模式和溝通方式,正是這些已經成為日常習慣的溝通和相處方式,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越發(fā)的緊張起來。那么身為父母可以做的是什么呢?首先我們需要覺察并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
親子之間出現(xiàn)問題,常常由這幾個原因造成:錯誤的語言類型、錯誤的思考方式、錯誤的溝通模式。我們來舉幾個與錯誤的溝通方式有關的典型例子,在父母與孩子日常的相處中,經常會出現(xiàn)以下情景:
評判和責備
“笨”、“膽小”、“粗心”、“丑陋”等這些評價性語言孩子感受到的是沮喪、失望、不安,而非尊重和滿足,孩子在父母那里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因而無法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進而就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孩子逐漸的與父母疏遠,不再與父母無話不說。
避免負責
“只有考上大學才會生活的更好,用心讀書吧”這樣的話,其實是暗示孩子他的行為是受環(huán)境的驅使,而不是滿足孩子自己的需要,孩子也不需要用為此負責。明明需要孩子自我負責的事情卻讓孩子依賴父母或是環(huán)境,那么則剝奪了孩子對自己負責的可能性。
“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還不是為了你”這樣的話語使家長的責任強加于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為父母的生活和面子負責。
比較
“別人家的孩子”可不止一位,當父母拿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時,會讓孩子陷入“父母不愛我,愛的是更好的那一個”的想法當中,因而會使孩子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論怎么做都無法達到父母的期許,甚至會使孩子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當中,這種感受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常常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求全責備
“趕快把你的房間打掃干凈,否則不許吃飯” 這些話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讓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如果孩子沒有做到就會對孩子進行強烈地責備,長此以往會容易使孩子形成強迫型的特質,做事謹小慎微,過分追求完美,不敢出一點差錯,會使孩子非常的筋疲力盡,影響學習和生活。
以上這些就是生活中親子間常見的錯誤溝通類型,這些溝通模式是刻板的,習慣以是非、對錯來判斷孩子,用一個刻板的標準來約束孩子,孩子也就在追隨“正確標準”中越來越失去自我,表面的迷茫、困惑、自卑、順從和在內心隱秘的角落日益積累對父母的憤怒,讓親子雙方離愛越來越遠。沒有溫度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感受不到愛,在父母那里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也就接收不到父母的愛和尊重。因而我們首先需要去覺察親子間的溝通方式,學習去感受孩子的問題,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溝通,親子間的溝通才能更加高效。
【課程目的】
1.幫助孩子和父母獲取彼此需要的方法
2.讓父母在課程中找到打開自我的方法
3.我們將帶領大家學習嘗試停下來傾聽孩子的方法
4.教會大家自我放松、自我體察的方法。
【適宜人群】
1、親子溝通困難、親子關系不佳的父母
2、孩子學習成績成績長期難以提升的父母
3、孩子處于青春期、經常有叛逆表現(xiàn)的父母
4、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詢師以及社會工作者
【班型設置】
初級班:1200元 中級班:5800元 班:9800元 (支持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課程)
【教學方式】
小班教學、名師授課、專業(yè)放心、體驗式教學
觀察孩子、體察并提出內在感受、了解彼此的需要、從了解孩子到引導孩子
【師資力量】
康欣
執(zhí)業(yè)中醫(yī)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心理保健師,營養(yǎng)保健師,認知行為治療師,沙盤心理治療師,精神分析治療師。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簽約臨床心理師、河南中醫(yī)學院認知行為療法授課教師、鄭州康馨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心理學專家、中美心身聯(lián)盟執(zhí)行副主席。
【課程收益】
1、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2、自身情緒更加穩(wěn)定
3、夫妻關系更加和諧
4、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上課現(xiàn)場】